2012年7月30日星期一

字在路途

從來都覺得寫/收明信片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一個月中總有數次,看到卡紙上的風光,那熟悉又遙遠的的筆跡,一些只有我和好友才能讀懂的密語笑料,總是最讓人珍之重之。一句歌詞「我想我很快樂/當有你的溫熱/腳邊的空氣轉了」最合當時心情。

小時候覺得既然「郵費既然郵費都係咁多」,總是密密麻麻地寫滿左手面的空白才肯罷休,好不婆媽。有時候少不免例行公事,千篇一律,到後來還真只速描了數筆刻下風景,才發現一筆筆畫下來的記憶竟更鮮活。(證明我是一個圖像記憶人。)

選明信片也是一種學問。市內的路邊攤、煙草便利店(tabac shop)處可見一套數張地販售通常有齊著名景點,對於行程匆匆而又有「卡債」的旅人,實在很難拒絕。不過記住要講價。

如果時間還有一點餘裕的話,到博物館藝術館的紀念品店走一轉,商業味雖濃,卻也圓了心願,起碼收到此一遊之效。通常有點規模的也會堅持選用上佳紙質印製,能抵受郵程顛簸。這可不是說笑,缺角被口的明信片屢見不鮮!

想要尋好貨,必不能錯過當地藝術中心或藝廊。從插畫師、攝影師的角度看城市,感受點點生活的氣息和他們對城市的解讀與熱愛。若當地出版文化旺盛,如台、韓、紐等地,文具部總教人樂上半天。紐約的city shot明信片,常以街角市容和地下鐵為題,慢鏡頭下見其急速和生氣。一張照片捕捉了並排逆向行走的地鐵車廂內,乘客各自奔波後滿面倦容,正是繁華背後那份無力感。儲明信片,漸也成了一種習慣。

感謝路途上給我寫字的朋友們。


2012年7月3日星期二

哈哈鏡

看完這篇文章,方覺過往的樓盤的廣告拍得實在而富想像力。這起碼有故事性,而你和我都比較容易投射在主角中。這令我想起某次在地產集團面試被問到近期印象較深刻的樓盤廣告時,我只好勉為其難地舉出一些拍攝方法比較新穎的例子,而實質上的訊息實在薄弱得可以。事實上,究竟哪個外國人會享受住在屏風樓;回家途中要經過五六個保安點的家呢?你最多在西貢離島甚至元朗村屋看到他們蹤影。從我懂得樓盤是怎麼一回事開始,印象中就只有一群外國人和歐陸風情的金調廣告在腦海中一個個浮現,伴隨著廉價而臃腫的豪華形容詞。看這陳年廣告,我當時還讀小學,時序上錯過了百花齊放的創作年代,惜矣。


這空間慢慢變得單元。創作人不管目標消費群是誰(始終有本地家庭要買樓),一味硬套豪華概念,只會令觀眾越看越抽離,自動過濾浮誇的訊息,到睇樓時還要福爾摩斯上身,逐步揭穿圖則背後的謊言。大眾所謂的仇富、地產霸權的怨氣和對立,或多或少在這些「明呃」和過份浮誇的營商手法中滋長。說實在,如果我真要住洋樓,見鬼佬,養番狗,搞個移民再買個apartment住應該更划算。而對大部分中產來說,你願意做無殻牛,旅居打工日子總混得去,更何況是醒目的香港仔(女)。買得樓,唔多唔少對未來生活總有希冀,但好像利嘉閣那個It's so high廣告般正正常常地表達期望的實在不多,間接令這個中等質素的也能拿大獎。其實宣傳和廣告高明在於,令你買完不覺物非所值,而心甘情願做他的長期顧客。麥當勞不環保,不健康就人所皆知,但他家的廣告團隊就值得一讚(McCafe豆奶抹茶24小時麥當勞),形象起碼在競爭激烈的快餐和輕食市場中得以維持,令間許的光顧變得更合理。換個角度看,片子拍得好厚待一下我們雙眼和鑑賞能力,別讓我們的腦和眼鏽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