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8日星期日

大象的夢

黑茶,椰子和巧克力,童話一般的名字,配著小品風插畫奉上。和著牛奶一起喝,味道有點像台式奶茶,溫婉但不刺激。我倚著玻璃望出窗外,下午四五點,接近黃昏帶點藍的街道,室裡外一樣靜。
繞著山頭走到大廈外側,這裏住的人更多更密集,但又延續剛才地面的一般靜。去到哪裡都見到樓房,這城人們稱為某種形式上的自由,更接近其實是內心上的一種囚禁。
曾經對著前鋪後居地一片想像,或是作畫,或是寫字,或是炊煮,希望是如此貼近生活,貼近那個沒有情緒翻波的自己。
那兩張明信片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提醒:欲速則不達。這樣的共勉之也很好。

2015年10月25日星期日

下午茶

在控制體重的期間,偶爾來一口甜,快樂倍增。這是成人版波板糖,集黏脆香軟於一身,怎不是魔鬼的化身!也順便提早迎來了萬聖節。
在此地的步伐,今日叱咤,轉眼已變明日黃花。所以,要食趁早。一份潮流,一份新鮮,看來要比快更加快。

2015年8月20日星期四

發展-最簡單的藉口,最麻痺的謊言

持續發展、效率、速度⋯⋯仲難聽過粗口。我以為做sales要下下計ROI啦,嘩原來生活、做人、甚至生命都剩返ROI咋!電車阻路,禁;樹倒阻街,斬;uber阻搵食,拉!多麼的聰明。

其實香港人是相當聰明懂計算的生物,如果電車只剩下老舊緩慢的意義,市場會自動把它淘汰。如果在眾多的競爭中,電車的乘客數量一直維持,證明還有一定存在價值。還用不著你們這班瘋狂,貪婪,無恥,冷血、不接地氣的人搞亂檔呢。其實我真覺得這個政府要不就憎香港到出汁,要摧毀一切先罷休;要不就蠢到無藥可醫。我甚至懷疑他們是不是住在香港呢。

又,你跟我用效益計算,好。

你印象中的電車只有老人買送師奶小孩這類non-productive的乘客?是拖累城市發展的絆腳石?與其人云亦云,倒不如找次搭下試試看。在繁忙街道移動緩慢,是因為巴士小巴的士霸埋電車線行駛,並不是因為電車本身阻路。查找問題,請找root cause,唔好派膠。

以我搭電車20幾年經驗,電車從來不塞車,三個地鐵站內之距,電車肯定是最穩妥便利廉宜之選。長途計,由筲箕灣到西港城,一個鐘有找,分分鐘快過你紅隧塞車過海。

曾經多次在正午時分在中環搭電車,搭客不乏西裝友,電車把數個街口之遙,為了lunch break往外食飯歇息的,送文件的,趕下一場見客戶的腳步連接起來。同車的,還有老人家小孩學生遊客,聚攏一起竟沒有一點遺和感-因為這正是香港迷人的地方,和而不同。相比起不知辰時卯時塞車的中環金鐘一帶,電車一定不是最快,但永遠是最可靠的。

又,其實我又是多愁善感的文青。

電車不單是交通工具,他更是城市的記憶符號。許多一輩子住在香港島的老香港,一見電車路心裡就篤定。不怕等不到車,不怕上錯車,電車路,就是我們心裡的grid line,迷路不怕,找到電車路就有了方向。城市裡大廈又起又拆,再變,電車路依舊還在,再遠的距離也不怕。太多的上了年紀的朋友告訴我,他們怕搭地鐵扶手電梯太快,怕搭小巴趕唔切嗌有落,怕搭巴士路線太多好複雜。不知何時這裏失去了包容「慢」的能耐。每天以專車接載的政務官,能夠明白大眾生活嗎?電車之於老弱一群來說,就像第二雙腳一樣重要。電車的廉宜,簡便能盛載他們的慢、他們的經濟壓力、他們的記憶力減退,他們對城市匆匆更迭的惶恐。恨錯難返,請不要讓它發生。

更多的保存理由,包括歷史、文化、旅遊⋯⋯根本不必細訴,因為電車根本就是市民生活日常。我不必你急市民所急,急請你去廁所,這裏用不著你。

我不要電車路要像大丸般,只剩下回憶憑弔的軀殼。
濫情的懷舊太廉價,枉對上一代建立的香港。如果你愛香港,請寫下你的聲音。

2015年7月12日星期日

書香捧拾

明周今期“100種閱讀方法”,談及到書的載體,當中一點許多作家認為書在意義上的存在基本上不會消失,只是載體會隨著時代和讀者偏好而轉變。

個人頗對紙本載體有一份堅持。沒錯電子載體提供了便利性和環保的優勢,可是電子閱讀卻無法保留手執書本的味道。在效率速度和寸金尺土的城市而言,經營出版甚是困難。“便利”一詞是白色暴力,不可抗力地將習慣和感情變得一文不值。

打個譬如,辦公室你可以辦公開會打牙祭八卦諸如此類。半日過去,大多同事都期待午飯休。無論帶飯叮或者叫外賣終究取代不了出街食飯那塊像綠洲般的神性。管他是一夥人吐糟,還是一個人去咖啡輕食店逃離一下也好,吃飯終究是一種行為,而環境的轉變在心理上是一種放鬆的儀式。

當你放下手上的一切捧起一本書,打開書的扉頁,從前言,書序,推介詞一一細看,到封面內頁設計,書籍紙張的質感,字型排版,印刷的油墨氣味,每本書都獨一無二,無一不是造成書的完整劇本。閱讀的過程使你投入只做一件事的專注當中,不必徨徨不安的檢查短訊電郵,更沒有可惡廣告的騷擾。如此無間斷的過程才可孕育閱讀帶來的思考,使閱讀變得深刻。

筆耕的人相當明白,寫作的過程絕對不容易。從題材用筆到修稿,一字一句都是思考轉化為語言的過程,當中經歷多少咀嚼反芻,精煉的帶到讀者面前。支持你心愛的作家,以一頓飯上下的價錢買本書實在不為過。對待自己口腹之慾尚且慷慨,為何還拘泥於心靈的滋養。倘若家中書海爆滿,拿一些佳品漂書捐出,在書友自會找到驚喜,好讓下手繼續賦予它生命。

2015年7月7日星期二

望著天和海/仿似連成一物/但是不曾接近

在臉書看到這篇文,這名奇女子鄭念讓我想到了祖母。尤其是那一雙洞悉世事炯炯有神的雙眼,這種眼神間透露著一股穿透力。祖母比她晚幾年出生,屈指一算,再過數年就經歷一世紀的光景。
祖母生於潮州大富之家,她父親在當時的社會相當開明,沒有很重的重男輕女觀念,自小給她上私塾,聘請老師在家中上課,也帶她出市集跟自己學做生意。到了年紀再大一點,就乾脆到學校上課,當時全校連她只有兩個女生。她文武雙全,更有一種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為了能跟男生一同上體育課,前衛的她自己給縫製了運動短褲,就這樣落場一起競跑步,鬥跳遠。該是拜從小運動所賜,現在的她健康十足,精力充沛,健步如飛。

教養的光線有時候很微弱,只能照見一己一身”
我總記得小時候沒有很多娛樂的日子,在不用炒股票的日子,就是她帶姐姐和我倆到圖書館申請圖書證借書,和書本結下不解緣。我想自己閱讀的習慣,該是由她那近乎洗腦式地跟我們灌輸“書中自有黃金屋”這道理。懵懵懂懂的孩提年代,就這樣被灌輸了“知識就是力量”,曾經經歷過不屑和懷疑這種功利式的說法;到現在,頓悟“黃金”不就是等於“心中富有”的精神食糧嗎。我依稀記得她除了歷史書外,也愛看亦舒,瓊瑤和林燕妮的愛情小說。當時覺得童書太無聊,也就偷拿祖母借的來看,過早進入了成人的幻想和理論世界。查實那些言情小說當中不乏露骨情節,但祖母卻覺得小菜一碟,倒毫無阻止的意思。即使現在她一人獨居,住的用的已經歷數十載,仍能將家裡經營得一塵不染,明亮舒服,這就是教養和品位的證明。她人也堅傲。即管是九十多高齡,除非是病得一塌糊塗,否則根本不會發出悲涼渴望照顧的請求-更多的時間是我們不忍看她獨居自理這種狀態。

傳統上一代的教育機會匱乏,一般人讀書三五七年就大功告成,幾部名著論語四書五經,加上詩詞古文就成了他們學問的底子。不像現代目標為本,每科制定標準框框model answer以便考核,他們往往自學融匯貫通能力甚高,閱讀,渴求知識和珍愛學習那股動力在離校一直沒有停過。我一向對系出名校,受過高等教育便以為自己是blue blood的人不以為然。那種人根本沒機會經歷現實的考驗,真金還未試過洪爐火。真正的貴族,是經歷大富大貴,時代的輾磨,褪盡鉛華後的仍能保持自愛自持的能耐。於文革時代的知識份子首當其衝被批鬥抄家逼害至死,尤其是經歷過那種非人的精神折磨,絕處逢生的人,要活命必須要機智,還要有自保的狠勁,當著審問時從容不迫,情急起來要六親不認,甚至指鹿為馬-根本是我們這幸福的一代鼓吹大愛,親情,團結所不能想像,為的就是活命,在不明盡頭的動盪中留下一口氣,在不知何年何月盼望再與家人團聚。

我又想到了父母輩。常理使然,一代應該比一代優秀。殊不知他們那輩正值毛澤東所謂“早晨七八點鐘的太陽”的年紀,參加共青團,或在政府安排的單位當上了一官半職,滿腔熱誠把未來貢獻新中國時,突然爆出這個匪夷所思的文革,撕裂親情,打擊知識,太多當時被黨重用的年輕人就只因為自己的家庭屬於知識或資產階級份子,基於不是“根正苗紅”的關係,一下子的光輝前程就此斷送。大陸搞洗腦是很有一手的,尤其是對待那年代資訊不流通思想還未完全成熟的年輕人尤其管用(想像下北韓人對自己君主的自豪,你懂的)。正常的人性一下子未懂葫蘆裏賣什麼藥,都會驟時把自己的憤怒和失去的遷怒於間接因出身背景而“令他們被害”的家人身上。就此,原本十幾歲好端端的上學拍拖過著青蔥歲月,斷了教育機會則是其次,每天在黨,自我和家人的漩渦中掙扎身份,活在指鹿為馬的荒誕世界裏,搞不好要接受再改造,代表家庭離鄉別井“上山下鄉”,說的是無歸期的別離。未來的恐懼令他們變成了多疑,對人失去信心,對現實是充滿黑暗但又被迫擁抱的取態。對於他們那代所經歷的,有興趣可看歸來,當時我跟媽媽進了場看,大家看得淚流滿面,久久未能平復。

每個人因著各種的際遇活了下來,輾轉來到香港,在別的城市發展了自己的下半生,重遇了家人又或者沒有機會再見,他們都這樣在懷著希望遺忘的過去,在香港活了下來。每天的日子過得似是平常重複,也沒有對未存在很大的希冀。他們在香港的成就,擁有的一切,都不能修補年輕時受過的傷痕。我們懷緬香港在黃金時代驚人的發展和創造力,驚嘆祖父母和父母輩的毅力,但對與經歷過大時代的他們,在基本福利和法制保障下,能好好建立和保護自己擁有的一切,再多的汗水和辛勞算的得上甚麼。他們常說我們這一代幸福,是真的,我們幸福到自己都變成無感而要不斷在臉書上尋八卦和傷春悲秋的程度了。

有些人經歷時代,有些人被迫趕進謊言和絕望的死胡同,他們被改造而活了下來,別人看來他們傷痕纍纍,但他們都是選擇,或被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著。在評價別人的取態前,還有太多的未了解。

2015年5月3日星期日

旅行好物-先由劣品談起

致背包客們:

好,從來無寫過產品review,又突然見到又一“多舊魚”的旅遊周邊產物,再也忍不住手,以此為引子分享一下旅行好物。

首先談一下這項令我催生寫旅行好物的劣品:
網上聲稱是這樣的: 護照、散紙、機票、鎖匙 1 TAKE過《韓國多功能旅行錢包》





















一般觀光消閒式旅行,一兩週內頂多去一兩個城市,需要用到機票的情況,好可能是一兩程來回。這產品聲稱可以N合一,將所有重要東東(包括重要性「A」及依使用頻密程度「B」,詳述如下)集合一包,實情此物強調的多合一賣點正是它最蠢的地方。

A: 

1/護照
2/現金(大面額)
3/信用卡
4/住處房卡/鑰匙
5/機票,酒店,保險確認信之PRINT OUT
6/零錢(包括少於HKD200及零錢)
7/市內乘車證/電子乘車卡(八達通)/各式各樣博物館PASS
8/筆和小型地圖

B:

6,7(隨時用,行街買野食飯transit時用)>>8(失驚無神要用)>>2,3(一日總有一兩次)>>4(好累啊,終於回到房間了,呼~每晚用)>>1,5(來回程或者每當在下一個下塌地check-in)

基本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將財物分散投資的重要性。更熟練者,俱懂“大隱隱於市”的真諦。煞有介事般將重要財物置於一包,此舉實屬不智。而且,去過熱門旅遊名城而治安較差,扒手猖狂的地方的朋友,都深知“財不可露眼”和“低調隱身”對自身安全的重要性。試想像,每次搭車出入閘,去flea market 買個生果,都要掏出這笨笨的CASE拍卡或者掏車票打孔,摷個十蚊八蚊出來,該是多麼的勞師動眾,也讓賊人老遠就看到你這遊客就站在那兒。(機會來了,偷!)

OKAY,這時候,你一定會想:咁誇張,傻的嗎。將“最常用”的item(例上6,7)分開拿出來,問題不就解決嗎,不用那麼吹毛求疵吧。問題是,人的本性有randomness,東西一開始分門別類得再好,也會有慢慢亂放的情況出現。再者,每當時間緊迫,你總會將東西亂塞回包裡,待人少一點,然後等下次坐下settle down後再慢慢執。慢慢地,一樣又一樣的物品不知不覺又分開放,最後看你個N合一錢包就孤零零剩下 1和5(淚)...回到夢醒時,這個所謂的USP(Unique Selling Point),自然不攻自破。

順帶一提,好的設計,基本上不能存在多餘的東西。未落場用,光想像著已存在太多致命滑稽點,多功能旅行錢包,一件垃圾,哀矣!


註:此文場景設定為一般背包客觀光式自由行,踏足大街小巷的情況為基準。跟旅行團,甚至是商務客,多數場合出入保安甚可靠之酒店,會議場所,專車接送等朋友,場景略為不同,評論於此不盡適用。

甚麼是好物?且待下回分解。

2015年3月5日星期四

生活需要更多放肆

讓心中的魔鬼無聲無息地壯大是很容易的事。就像走下坡路那麼順其自然和不費力。那像是一張軟垮垮一坐下去就深深下陷的沙發,你明知對腰不好,可是還很想死賴著不走,就一直那樣坐下去。

「行為是一種選擇,但情緒不是。」
否認情緒的存在,只會使情緒變得更糟;
否認自己感覺的人,經常會做出錯誤的選擇,
而這會這帶領他們進入更多的麻煩當中。

2015年3月4日星期三

感動我的文字

“因為寫作是通往內心的事,失去了依據點,就沒法找到真正平靜的基礎。” --關於寫作於我的心靈治療。

“而其實,這裏的房子,不但越來越昂貴,而且越來越狹小,會不會有一天,我們只能寄居在一個比自己身體更小的空間?當人們花去了一輩子的收入,償還房子的巨額貸款,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囚禁。”--關於香港年輕人漸漸失去住屋的基本人權。

“有時候我覺得,站在自己對立面的,其實並不是霸權,資本主義或暴政,而是,因為疏懶、冷漠、無感而聽天由命,變得犬儒的自己。”--關於自己面對香港的未來,家事的立場。

《比身體更小的囚籠》-韓麗珠/07·2014


自由和平淡的歲月就像空氣一樣,失去了才確切的感受到它的存在。反之,你也很難期望一輩子從不缺它們的人在某天忽然為擁有它們而感恩。

2015年1月5日星期一

給我兩位好友

一月了,過去三個月,歷盡各種,回首已是百年身。

曾被忙綠佔據,失去所知所感,身體像掏空了一樣。我的朋友,我記得在去年除夕夜,在中環碼頭抬頭竟能清楚望見一點點星,那刻感覺與你們好相近。大家開始上班了,再也不能像過去一樣一天到晚往對方那邊磨蹭,真想對你們說一聲加油。

哪管是醫者救人,或是寫新聞也好,重點不是你擔當的工作,而是你是誰。要相信自己是不同的,周遭有太多人在裝睡,或者是無知無感的活死人,但都不要緊,請你們依舊保持著一顆柔軟的心。一顆透明,柔韌,能承載重量的心。在奮力向前衝的時候不要忘了自己是誰,也不要吝惜真誠地表達自己的勇氣,別圓滑到連自己都認不出來。

賣力工作累了,也請好好的休息一下。辛苦了受委屈了,不要迫得自己太緊,畢竟我們都是人。

給你們一個感動我很久的電影對白:" beautiful things don't ask for attention." 














另,同是天涯淪落人聽落有點悲,改成知音人可好?

勉,
你們親愛的